推荐序
本文核心介绍了“有意识曲线”这个概念。曲线的横轴是意识,纵轴是能量。在这个曲线中有三种形态,对应我们生活中的三种行为。
消耗能量最少,投入意识最少的是习惯(Habits)。消耗能量居中,投入意识居中的是日常行为(Routines)。消耗能量最多,投入意识最多的是仪式(Rituals)。
这三者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日常行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技巧转变为习惯。日常行为也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意识来转变为仪式。
习惯就像一种无意识的冲动,一旦触发就会自动执行。她可以帮我们大脑以更少的能量和更快的速度作出行动。比如,我们都希望健身能成为一种习惯。
而仪式则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在这种投入中,我们可以有更多收获和满足感。我们常说的“仪式感”其实就是在描述这种行为。
日常事项就属于混沌的中间状态,也是我们做事情最容易出现的状态。
我读完的感受是,我们应该尽可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习惯和仪式,少一些日常事项。如果用开车做比喻的话,要么就是智能的自动驾驶(习惯),省事省心。要么就是纯手动驾驶,享受油门轰鸣人车合一的快感。
全文
在晨光初照时收拾床铺,品尝清晨的第一杯咖啡,上班路上匆忙买下一块羊角面包,在地铁上听最喜欢的播客……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生活中的新鲜感,但这些日复一日的重复动作,才是维持我们生活稳定的基石。
心理学家们发现,我们有意识的行为选择比例不超过40%。更多时候,我们是在无意识中自动重复着日常行为。那么,如何提高有意识的行为选择比例,过上一种更有目的、更有意识的生活呢?
关键在于理解习惯、日常和仪式之间的区别,你需要设计出一种生活方式,以便让你的日常行为都在意识的掌控之下。
如何把日常事项(Routine)变成毫不费力的习惯?大多数好习惯并不是从习惯本身开始的,它们源自于日常的例行公事。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悄悄地驱动着我们的日常行为。这就是习惯,它们就像生活中的阴影,时刻伴随着我们,指引着我们的行为。
每当我们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或是路过那家常去的咖啡店,这些习惯就会悄无声息地唤起我们的行动:抽支烟、买个羊角面包,或是喝上一杯香浓的咖啡。
很多作家都写过关于培养习惯的书。他们的名字你或许听过:詹姆斯·克雷尔的《原子习惯》,斯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查尔斯·杜希格的《习惯的力量》… 这些书籍的销量已经证明了一个事实:人们深信习惯的力量。
为了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尽可能地让某些行为变成自动进行,这样就不需要每次都费力去想它们。这是习惯的美妙之处。
但你知道吗?大多数好习惯并不是从习惯本身开始的,它们源自于日常的例行公事。
习惯和日常的区别在于你的意识和参与程度。习惯就像一种无意识的冲动,一旦触发就会自动执行。这个触发点和习惯之间的联系越紧密,习惯就越难以改变。
而日常事项则不同,它们需要我们有意识地、不断地去练习:每天早晨整理床铺、去健身房挥汗如雨,或是周末的远足,这些都需要我们刻意去做,否则它们就会慢慢遗忘在生活的洪流中。
习惯和日常事项,这两者虽然都是规律性的动作,但习惯几乎不需要我们有意识的思考,而日常事项则需要我们的用心和努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重复,日常事项也可以变成习惯。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一个循环:
-
提示(Cue),选择一个触发你开始日常事项的节点,比如说,起床。
-
日常事项(Routine)本身,执行它,最好从小的、容易做到的行为开始。
-
奖励(Reward),给自己一些愉悦的反馈,让大脑知道,这件事是值得未来再次执行的。
但是,有些行为我们并不想让它们变成无意识的习惯,我们想要有意识地去做,感受挑战自我的满足感。对于这些行为,我们如何才能保持意识,打破那个自动循环的习惯呢?
从日常事项(Routine)到更有意义的仪式
任何日常行为都可以通过提升意识和为其创造心理空间而变成一种仪式。
我们往往将仪式与非常特殊的活动联系在一起:集体礼拜、成人礼、纪念仪式……是的,这些都是仪式,但这只是这个词最狭隘的定义。
更广义地说,日常事项和仪式的区别在于行动背后的心态。日常事项可以是只需完成的动作,如整理床铺或洗澡,而仪式则被视为更有意义的做法,具有真正的目的感。
仪式不一定是精神性的或宗教性的。重要的是你的用心程度。仪式意味着全心投入,关注过程中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结果。这要求你在仪式中投入最大程度的精力和意识。
任何日常行为都可以通过提升意识和为其创造心理空间而变成一种仪式。例如,在吃饭时,可以练习关注食物的口感和咀嚼的方式。研究显示,这种有意识的吃饭方式能够提升食物的味道,使人感到更加满足。
当我们在行动时带上这种仪式感,即使是最平凡的日常活动也能转化成一种仪式。
比如在吃饭时,尝试感受食物的味道,细嚼慢咽;在洗澡时,感受水流触摸皮肤的感觉,让思绪跟随水流流动;在打扫房间时,观察自己的身体动作,感知肌肉和关节的运动状态。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将日常生活中的日常事项转变为有意识的、富有意义的仪式。
一种更有意识的生活方式
把每天的日常变成仪式,这不仅仅是改变一个名词,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
当我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每天的事务繁忙时,我们常常会觉得一天24小时都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额外花时间去做一些正念练习似乎变得奢侈和不可能。
然而,有趣的是,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活动中探索和调整我们的意识状态,这样我们就无需挤出额外的时间来特别练习正念。
如同你所知,有许多研究证明了写日记、练瑜伽和冥想的好处。但当时间如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如何找到与内心世界的连接呢?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简单。
把每天的日常变成仪式,这不仅仅是改变一个名词,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带来的是更多的用心和意念。它意味着,即便是在时间和精力都极度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也能通过赋予日常活动更多的意义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意识水平的认识,是我们优化习惯的关键。我将这种在进行日常事项时有意识地调整我们的意识水平的过程称为“有意识曲线”。简单地问问自己两个问题:
-
我想通过降低意向性将哪些日常事项变成习惯?
-
我想通过增强意向性将哪些日常事项变成仪式?
这样的自问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练习元认知,也能避免我们生活在无意识的自动驾驶中。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每一刻,而不是机械地重复每一天。这种有意识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在繁忙之余尝试和探索。
原文:https://nesslabs.com/habits-routines-rituals-intentionality-curve